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

毛毛蟲效應

毛毛蟲效應   現代科學文明,教育也普及;可是,沒有大是大非觀念,人云亦云,盲從附隨的人,到處充斥。只要有群眾運動,就湊熱鬧,跟著起鬨。   對於這種缺乏主見,專愛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追跑的現象,我們形容是「毛毛蟲效應」。   十九世紀昆蟲學家「法布林」就曾做過一項實驗:   在非洲和地中海一帶,有種毛毛蟲,牠們習慣群居。這些毛毛蟲外出覓食,通常是由一隻「隊長」帶領,其餘的一隻接著一隻,排成隊伍前進,隊伍最長的最高紀錄是六百隻。   法布林的實驗是:讓這群毛毛蟲的隊伍形成一個圓圈。結果這群毛毛蟲就一直繞著圓圈走,沒有一隻脫隊溜走,也沒有另闢蹊徑,改變隊形;甚至沒吃沒喝,停下休息。   這個實驗進行了將近兩天,守紀律的毛毛蟲隊伍,絲毫不亂,只是沒頭沒腦,一個勁地跟著前面的毛毛蟲同伴走。   一直到其中有一隻毛毛蟲,因為連續走了那麼久,不吃喝,也沒休息,終於精疲力竭倒了下去,才打破隊形,紛紛散去。   群居動物為了保護自己,而依賴團體生活,只要有得吃,大家吃得飽;吃不飽,就容易亂了。   有些時候,團體紀律與團隊意識可以形成一股力量,就如同中國大陸習慣說的「人多力量大」;但是,要是把自己的腦袋,也掛在別人頭上,那就非常危險的。   「群眾運動」就是這樣被玩起來的,「民粹」的力量,勢如排山倒海。跟在隊伍中的,也不知有多少行屍走肉,愚昧盲從卻不自知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