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統日報有限公司. 地址: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:038356141-3 hualien.info@gmail.com

政治

焦點、府會、民代、鄉市鎮、廣場

綜合

社會、一般、工商、生活、廣場

美食

餐廳、小吃、飲品、特產

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眼睛是最壞的見證


眼睛是最壞的見證
  從小,我們就被長輩和老師灌輸教育有一個理念:「耳聽是虛,眼見為實。」於是,我們便把這個理念奉為判斷事物的標準。
  其實,有時我們所看到的,並非事實的真相,而只是事物的表象,以至於產生誤解,卻還自以為是。
  有一位沒受過教育的老人,自小在山裡長大,打獵莊稼無所不通。可是,一直到年邁體弱,臨老還是牽掛兩個問題,他也認為世上無人能解。
  這兩個問題,是窮他一生的仔細體驗才得到的。第一個問題:為什麼每天太陽從西邊下山後,第二天又會從東邊出來?第二個問題是:為什麼他房屋前的溪水,天天從西向東流,西邊的水總是流不完,而東邊的水還是不會滿出來?
  終於,有一天,一位老師帶幾位學生到山裡做戶外教學,聽到老人窮其一生的「獨到見解」後,向他解釋:「你的兩大難題,其實只是一個道理。因為,我們住的地球是圓的,地球一直向東轉動,所以有日出日落,水也無止境循環流動。」老人深不以為然,輕蔑地消遣老師:「我看到的都是山,那個地方是圓的?再說,地球在轉動,我們怎麼還站得住?溪水怎麼還會倒流回來?這根本是胡說,我親眼看了一輩子的事,哪會有錯!」
  老人始終聽不進去老師的說法,一直到閉了眼,兩腿一伸,還是沒弄清這兩大問題。
  囿於己見,就會產生偏見,以至於頑固不化。
  有時,眼睛可能是最壞的見證。因為過於相信自己的眼睛,好比「白內障」隔著一層膜紗,看到的盡是模糊影像。

原裝腦袋折舊率低


原裝腦袋折舊率低
  中國有一則食古不化的「愚忠」預言:
  鄭縣一個姓卜的先生,他的妻子向來不動腦筋,經常作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來。
  有一次,卜先生打算出遠門,交代妻子做一條褲子穿用,還特別囑咐「就做跟原來那條舊褲子一樣。」
  妻子按丈夫的吩咐,找出那條既破舊又骯髒的褲子,到街上布行,找了好幾家,好不容易才買到花樣幾乎相同的布料。
  回家以後,依樣畫葫蘆,花了幾天工夫剪裁縫製,終於大功告成,樂得拍手叫好。
  可是,他左看右瞧,發現還是不對勁。舊褲子很破舊,到處大窟小洞,而新褲子卻是全新的,一點都不像老公再三交代「跟舊褲子一樣」。絞盡腦汁前思後想,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。她把新褲子在地上搓搓揉揉,累得筋疲力竭,才把新褲子弄得跟舊褲子一樣又髒又破。
  沒想到,當她十分得意把做好的新褲子拿給老公示忠邀寵時,挨了丈夫一頓臭罵:「既然還是一條破褲子,那我不如就穿原來的,何必多此一舉要妳做新的!」
  卜先生的妻子墨守成規,是典型的愚忠,她的優點是「聽話」;可是,她的缺點正是「死腦筋」。不動腦筋的人,腦子的「折舊率低」,腦筋還是「原裝」,然而卻是一文不值。
  蕭規曹隨,是借取經驗;但是再好的經驗與教訓,也不可能一成不變,放諸四海而皆準,還是要不斷修正補充,而不能無條件的接受和照辦煮粥,否則就會行不通,甚至鬧出大笑話來。

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

吊胃口的說話藝術


吊胃口的說話藝術
  有一種人總是喋喋不休,喜歡在大庭廣眾之前高談闊論,卻是言者諄諄,聽者藐藐。
  其實,有心理學家研究指出:沉默更可以喚起別人的關注。說話太多,有時會引起別人反感,阻斷溝通管道。
  二次世界大戰之前,日本名士「頭山滿」,有一次被邀請到一所中學去演講。當他踏上講台之後,先跟台下的學生深深一鞠躬,然後就一語不發,呆立在講台上。
  這樣持續了一二十分鐘,不吭一聲,整個禮堂籠罩著一股沉悶的氛圍,學生有點沉不住氣,開始鼓噪。
  正當這個時候,頭山滿突然開口說話:「各位同學,如果你們不用功讀書,就會像今天的我一樣!」
  接下來,他就講小時候不用功,悔恨當年虛耗年華。那一場演講,讓很多學生一生難忘。
  在日本廣播界中,有一位名嘴叫「德川夢聲」,由於講述「宮本武藏」而名噪一時。
  德川之如此受歡迎,並非靠他能言善道,滔滔不絕,而是善於採取「沉默」的技巧。他往往說了上一句就停頓下來,沉默幾分鐘再接下一句,以激發聽眾的好奇心,想要知道他下一句到底要說些什麼。他說劇本的功利全靠「吊胃口」,引起大眾的興趣。
  人的內心沒有起浮,就不會被感動。說話連篇,讓聽的人心煩,就不會覺得這個人講話很動聽。而只是胡言亂語。
  偶而簡言短語,勝過長篇大論。在語調紊亂時,稍微沉默片刻,也許更會刺激聽者的潛意識。

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

江上只有兩條船


江上只有兩條船
  清朝康熙皇帝有一次與江蘇鎮江「金山寺」的住持「香磬禪師」,一同站在望江高塔上觀景,看到滾滾長江水,江面百舸爭流,煞為壯觀。
  忽然,康熙皇帝指著江面問香磬禪師說:「這條江裡,你看到底有多少條船?」
  香磬禪師不慌不忙,伸出兩根指頭答道:「不多也不少,總共有兩條船。」
  康熙皇帝很莫名奇妙,明明江上船隻熙來攘往,往返如梭,何止千百條,怎麼會是只有兩條船?於是追問:「莫非禪師看到了什麼?」
  「一條為名來,一條因利去。」香磬禪師的說法,讓康熙皇帝心有戚戚,頻頻頜首。
  大智且大勇,灑脫而豁達。爭的是什麼名?求的是什麼利?何謂生?又何謂死?其實,生死名利在宇宙中,只不過是白駒過隙,過眼雲煙,頃刻間灰飛煙滅。
  「千峰頂上一間屋,老僧半間雲半間。昨夜雲隨風與去,到頭不似老僧閑。」歸宗志芝禪師如是說。
  世間人求榮華富貴,爭名又奪利,其實都是虛幻,生不帶來,死也帶不走,空無意味,一切都是人在自尋煩惱而已。「金屑雖珍貴,在眼亦為病。」能參透悟道,便覺得苦苦追求,只會令人發笑。
  「世法裡面,迷卻多少人;佛法裡面,醉卻多少人。」無論是沉迷於世俗生活,或者是執著地追求出世的精神生活,全都是迷惘。能看透名利,世間能有幾多人?

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

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


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
 文/ Candy Wu 2013/2/5
  好幾年前,年輕氣盛的自己,工作與課業佔滿了自己的生活,時間、生活與壓力,讓自己在面對父母關心叨念,總沒耐心地口氣很衝地回話。即便是在關心父母健康,也都採取強硬態度。
  經過很多年摩擦,有一天突然驚醒,為什麼自己都能耐心對待身邊的每個人,工作中也能想盡辦法無理的家屬與病人溝通,進一切力量常是不同方式讓家屬與病人理解與配合,卻怎麼對待最愛自己的父母,卻是如此放肆,說話總是傷他們的心。
  父母臉上的皺紋已數不清了,髮鬢間都是白髮,開始忘東忘西,變得容易勞累,時常抱怨這裡酸那裡疼,發現父母年老了,好心疼,開始試著耐著性子聽著碎碎念,剛開始真的很不容易,會很想反駁也很生氣,但一直告訴自己,父母還有多少年的時間與力氣來關心我、來碎碎念呢?
  我不想後悔自己沒將這些聲音與叮嚀牢牢地聽入耳裡、放在心裡,很怕有一日只能想念父母的關愛。
  只要一想到”樹欲靜而風不止;子欲養而親不待”,慢慢的,減少了自己的怒氣,也試著等待父母冷靜時才溝通。這些年即使有意見相左,也能夠不傷和氣地溝通。
  幾年前,更獨自籌劃帶著父母出國自助旅行,到語言不通的國度遊玩,父母完全依賴著他們的小孩子~我。經過這一趟旅行,父母見證他們心中的孩子~我,是一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他們的成年人,讓父母真正放心了。
  現在,父母依然會關心地碎碎念,有時則說些我不感興趣的話題,但已經將自己訓練得能夠只聽進需要聽的訊息,盡量不再被挑起情緒。這不是孝順,而是不想讓自己後悔與遺憾,只想珍惜父母對我的寵愛與關心!
  而且,發現年紀愈大的人,越沒有安全感,成年子女大多忙碌於自己的工作,其實,有時候他們只是需要我們多點傾聽與關心,身體逐漸衰老退化,父母不知該如何面對這樣的退化和自我照顧,該是子女細心關注他們飲食起居,是否膝蓋已無力爬樓梯?無法再咀嚼得動他們原本愛吃的食物了?常感冒是因他們踢被該由我們夜裡去關心蓋被....
  小時候父母忙碌工作,依然細心照料我們長大成人,現在,應是我們回饋的時刻。別讓自己心中有遺憾~
  大家加油!晚安~
  想起那首”江蕙~落雨聲”

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

人在屋簷下 不得不低頭


人在屋簷下 不得不低頭
  水至清無魚,人至察無反,做人太「較真」,到處會碰壁。做人固然不可玩世不恭,遊戲人生;但太認真,認死理,就什麼都看不慣,身邊朋友一個都沒有。我們如果戴著放大鏡和顯微鏡生活,恐怕連飯也都不敢吃了,這不是很累又乏味嗎?
  孔子帶幾位得意門生周遊列國,走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,腳又痠又累,肚子也咕嚕咕嚕地叫,正好看到前方不遠處,飄著酒家的布招,便吩咐一弟子前去找老板要點吃的。
  這對弟子亦步亦趨來到酒店老板跟前,上氣不接下氣對老板說:「我是孔子的學生,我們和老師都走累了,想請老板給弄點吃的。」老板一聽說大名鼎鼎的孔子要上門,興奮地向這位孔門子弟說:「既然是孔子的弟子,我寫個字,如果你認得,我免費招待。」
  於是,他寫了一個「真」字。孔子的弟子不假思索就說這是「真」字,如假包換。沒想到老板不屑地哈哈大笑:「連這個字都不認得,怎麼會是孔子的學生,你一定是冒牌貨。」說完便要夥計將他趕出門外。
  孔子看到弟子兩手空空,垂頭喪氣回來,問明原委,就親自去酒家,對老闆表明身分。老板重施故技,寫了「真」字要孔子唸。孔子一本正經看老板寫字後,說這個字唸「直八」。果然老板開懷大笑,真的備傳佳餚,招待孔子一行。
  事後,弟子不服,問孔子明明是「真」字,為什麼要唸「直八?」孔子莞爾笑說:這是個認不得「真」的時候,你非要認「真」,豈不碰壁?處世之道,你們還得學啊!
  這個故事很有可能是杜撰的,但也說明了一個到哩,那就是:做人有時候不能太認真。

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

愛說話不如會聽話


愛說話不如會聽話
  有智慧的人,才能說出弦外之音,也才能聽懂言外之意。
  在花蓮地方上,有位重量級人物常對人說一個親歷的笑話。他家鄉的一位鄰居,某回來花蓮旅遊,年近七十的這位大老,特地在一家知名飯店備宴洗塵。
  正當酒酣耳熟之際,這位遠來的鄉親很誠意感謝東道主人說:「二十年不見,您還是神采奕奕,一點都沒變。請問:今年八十歲了沒有?」氣得這位大老,差點想馬上退席。
  「逢人減歲,見物加價。」是一種社交禮儀。看到多年不見的朋友,該稱讚他駐顏有術,少說他一二十歲;朋友穿用的服飾或豪華車宅,也必須多加點碼,明明是十萬塊的東西,你非得提升價碼說成百萬不行,否則就是「白目」。
  「神采奕奕,一點沒變。」是「弦外之音」;「今年八十歲了沒有?」則是「言外之意」。說話和聽話的人,都應有「道行」。
  過去山東有位進士知縣,只知讀書,不理民事,被人控訴,朝廷將他免職關進牢裡。
  階下的知縣很坦然,睡的是一張大床,批覽典籍,覺得很方便。三年過去了,遇上朝廷大赦,將要出獄,但他不忍離去。獄卒不解,問他為什麼還在牢房中踱步?進士知縣卻無厘頭反問獄卒:「我曾經反覆琢磨,為什麼牢房的門那麼狹窄,這張大床到底是怎麼搬進來的?」
  獄吏聽了,忍不住笑答:「原來是這樣!魯班的巧妙用心,竟然被您明眼人一語道破了!」進士知縣得意非常說:「豈敢!我不過試管中窺豹,略見一斑罷了!」
  連奉承的話和譏諷的言辭都分辨不出,是不是太可悲?

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

欲速則不達


欲速則不達
  在日本劍道歷史上有兩位出名的劍道高手,一位是鼎鼎大名的「宮本武藏」,另外一位是他的嫡傳弟子「柳生又壽郎」。
  宮本武藏沉穩內斂,老一輩的人知之甚詳。
  而他的這位徒弟柳生,曾因年少時荒嬉,不專心習劍,被他的父親逐出家門。受了刺激的柳生,立誓要修成劍道高手,讓他父親刮目相看,於是獨自跑到一座荒山,要拜當時最負盛名的宮本武藏為師。
  拜見宮本武藏之後,柳生誠懇地請教師父:「假如我認真練劍,需要多少年可以成為一流劍手?」
  宮本武藏冷冷回答說:「你的全部餘年。」
  柳生聞言心急如焚:「可是,我不能等那麼久!家父年事已高,我要在他生前就看到我成為一流劍手。如果我加倍努力練劍,最快要幾年?我懇求師父教我習劍,那怕是當你的僕人,日夜跟著你,我都毫無怨言。」
  「那最少也得三十年。」武藏緩緩地說。
  柳生情急欲哭:「要是我勤加苦練,日以繼夜呢?」武藏睜大眼睛,擲地有聲嚴肅地說:「那可能要七十年;也或許你這輩子再沒有機會成為一流劍手!」
  柳生越想越糊塗,歪著腦袋疑惑問道:「怎麼會是這樣?為什麼我越努力,成為一流劍手的時間會越長?」
  「欲速則不達。」宮本武藏這時以平和語氣告訴他:「練劍要講求自然平和,才能水到渠成;急功近利,心浮氣躁,反而偏離正道,走火入魔,適得其反。」
  多一份耐心,事緩則圓;少一些急於求成,多一點自然平和,說不定會帶來奇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