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

成大事者不拘小節

成大事者不拘小節
  儒家向來強調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從小處到大局,由近致遠。
  可是,又有不少先聖主張:成大事者,不拘小節;拘小節者,難成大器。
  東漢時期,有一位名叫「陳蕃」的年輕人,獨居一室,卻懶得清理環境內務,致房舍凌亂不堪。他父親的一位朋友「薛勤」看他一副邋遢樣,訓誡他說:「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?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!」指責他生活散漫,不懂待客之道。
  陳蕃甚不以為然回答他:「大丈夫處世,當掃除天下,安事一屋?」
  以薛勤這位老人家的觀點來看,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豐功偉業,必先從「掃一屋」這樣的細節下手。但是,陳蕃則以為男兒志在四方,放眼天下,怎麼能被一屋所困?
  其實,「掃一屋」的格局太小,周圍徒有四壁,簡直像個樊籠,困住了飛躍巔峰的萬丈雄心;也像是一池淺淺的泥潭,擱淺了一艘本來可以乘風破浪,揚帆遠航的大船。它讓人的視野變短了,卻延長了成功的道路。
  生活規律有秩序,確實重要;但是,不應該被生活細節所牽絆,被一些繁瑣小事而困擾。所謂「君子有所為,有所不為」,從這句話的意義上說,即使一屋不掃,未必就不能掃天下。
  站得高,才能看得遠。想登峰造極,成就大事業,就得心懷天下,放眼世界。不必拘蜷於小室之中,被四周小環境逼迫壓擠,磨損英氣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