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

乖順有餘 智謀不足

乖順有餘 智謀不足


  史書上對「項羽」這個人的評價,似乎貶多褒少,這應該多多少少與他的性格有關。

  凶狠殺戮,趕盡殺絕,以致喪失天下民心,是其致命傷。

  原本聲威壯大的西楚霸王項羽,敗退於垓下,在烏江畔舉刀自刎,讓楚漢相爭畫下句點,足為後人借鏡。

  其實,楚漢之爭,在人文歷史學家看來並不是項羽跟劉邦兩個人之間的決鬥,而是以項羽「江東八千子弟」為班底的「吳越聯盟」,與以劉邦、蕭何、韓信三傑為代表的「蘇北聯盟」之間的決戰。說到底,也就是「吳越文化」與「中原文化」的較量。

  項羽的親信有「三環路」,內環核心是會稽起義時的八千江東子弟;二環路為楚國故地的革命部隊;外環路則是各地附降的餘勇。而各項軍政大計,大多由核心親信制訂,這些人的謀畫直接影響項羽的決策。

  然而,當時的江東子弟核心幹部,自幼僻處吳越,尚武少文,難得接受中原文化薰陶,只知鬥勇,不知有文;只會打仗,不懂治國,可說是「勇武有餘,智謀不足。」

  我們試觀:在楚漢相爭中,凡項羽親自指揮作戰的,攻無不克;而一旦需要分兵拒敵者,吳越子弟卻沒有一人可堪大任,足見他的班底才智能力普遍欠佳。

  秦滅六國集權中央,項羽自行封王卻逆流而行,又裂土分封天下。幾位子弟自成一國,又無德無能,將整個五國搞得雞飛狗跳,政治局面又再度分崩離析。

  項羽失利,有些是個人性格因素,真正癥結在於他底盤的文化底蘊不足以支撐政局,才注定霸業失敗。一個政府施政的良窳,又何嘗不是!「乖順有餘,專業不足,貂蟬滿座。」還有作為嗎?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