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

水至清則無魚


水至清則無魚


  明朝洪武十八年的進士「王樸」,官授吏部给事中,因為直言進諫,據理力爭,總是觸怒明太祖朱元璋,被拔去官職。

  雖然後來又被起用,做到監察御史,依舊本性難改,最終皇帝下令要殺他。臨刑時,明太祖問他:「你目無皇上,知罪嗎?你還有什麼話說?」王樸卻昂然回答:「皇上不認為我是無能的人,才升我為御史,怎能如此侮辱我!假如我沒有罪,為什麼要殺我?要是真有罪,又怎麼又要我說話?我今天只求爽快一死!」皇帝氣得臉一陣白一陣紅。在押赴刑場路上,王樸當街大叫:「翰林學士請記下,某年某月某日,皇帝錯殺無罪御史王樸!」

  按理說,朱元璋算不上是昏君,可是他多疑、好勝逞強氣量狹小。王樸不識務,有眼無珠,招來殺身之禍,確實死得太不值得。

  在人事複雜的工商社會,牽一髮可動全局。直來直往的個性,到處會觸角,把自己搞得頭破血流。

  在特定環境下,多做一些讓步是必要的。是非固然要分明,善惡也應有分際;但是,這是「原則」問題。對於「非原則」問題,能睜一眼,閉一眼,得過且過也就算了,不必凡事錙銖必較,睚眥必報。

  天底下,有些事可說可不說,也有些事可做不可說。說話要看時機、場合,找對人,不可「交淺不言深」,也不能對好朋友不說實話,縱容他為非作歹。

  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像監察院長王建煊這等「聖人」,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,早晚有一天會自己一個人留在天堂。
  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