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

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

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


  戰國時期,齊王派人抬來一箱金子送給孟子,孟子卻拒絕接受,要來人再抬回去。

  第二天,薛國的國王也著人送來一袋金子,孟子卻欣然接受了。

  孟子身邊的一位弟子「陳臻」,把這一切都看在眼哩,覺得很納悶,忍不住問老師為什麼要這樣?

  一樣是送禮,受禮的態度卻差異那麼大。孟子的解釋是:「薛國的邊境曾經發生過戰爭,當時薛國的國王請求我為他的設防之事出謀劃策,所以他送來的金子是我應該得到的酬勞。至於齊國,我從來不曾為他做過什麼事,那一箱金子到底什麼用意?我根本不清楚。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齊王想收買我。做為一個君子,如此被收買,簡直是一種羞辱!」

  陳臻似有所悟:「原來辭而不售或欣然接受,都是根據道義來決定的啊!」

  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君子與小人,同樣都喜歡錢財,但出發點卻不相同。

  小人見利忘義,得利而忘害;君子則趨義為先,避開不義之財。

  取財之道有則故事:一個齊人走在街上,無意間看到一家當舖櫃檯上放著一塊盒子,忍不住走進去,看四下無人,便拿了就走。掌櫃急忙追了出來,抓住他扭送官府。縣衙審問他,責罵他光天化日下搶偷金子,太無法無天!賊犯卻一臉沮喪冤屈地說:「我當時眼裡只有金子,根本沒有看到人啊!」

  許多人為了錢財會鋌而走險,卻忘了一旦東窗事發,身敗名裂,連子孫都被牽連了,實在令人扼腕!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